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天來圖庫]原德商東興洋行

  在清朝政府與歐洲列強簽定天津條約,開放通商口岸後,歐洲商人大舉東來,單單安平港就有五座洋行,「原德商東興洋行」就是其中之一。「原德商東興洋行」確切創建時間不詳,但大約於清光緒年間(約西元1876年左右),由德商東興(Julius Mannich)與彼得森(J. Peterson)所開設,主要經營糖與樟腦的出口。進入日治時期,因日人將樟腦列為專賣,生意大受影響,最後結束營業。日人在此設臺南廳安支廳,後又改為臺南警察署安平出張所。
  二戰後,原作為清潔隊員宿舍,後於民國 73年(西元 1984年)由臺南市政府收回整修,民國74年指定為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目前東興洋行本體做為「安平外商貿易紀念館」使用,主要介紹德國歷史與洋行時期文物。庭園則委外經營,作為德國風味的古蹟餐廳。
東興洋行門匾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洋行_台南_原德商東興洋行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原德商東興洋行
3.維基百科:原德商東興洋行
4.臺灣大百科全書:原德商東興洋行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天來圖庫]蕭氏節孝坊

  蕭氏節孝坊創建於清嘉慶5年(西元1800年),是為了表揚蕭良娘女士所建的節孝坊。蕭良娘是監生沈耀汝的妻子,二十一歲時成親,二十七歲夫亡守節,留下了兩個兒子,而幼子還是遺腹子。蕭氏後來獨自將兩名兒子拉拔長大,並且勤於侍奉公婆,為鄰里民眾所稱道。申請由清朝政府表揚節孝。
  蕭氏節孝坊是單間二柱二樓形式的小型牌坊,是臺灣地區目前最小的節孝坊(臺灣地區一般節孝坊多為四柱三間型制),也是臺南地區唯一留存的節孝坊。民國 74年(西元 1985年)公告為三級古蹟,目前為直轄市定古蹟。
蕭氏節孝坊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牌坊_台南_蕭氏節孝坊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蕭氏節孝坊 
3.維基百科:蕭氏節孝坊
4.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古蹟瀏覽:蕭氏節孝坊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康軒版社會四下2P遊戲題庫系統

  為幫助小朋友複習功課,老師根據台中市陳坤榮老師所製作的線上版2P遊戲題庫系統,將四年級下學期的社會題庫製作好,提供小朋友課後練習使用。 網址如下:

四下社會期中考試範圍(一~三單元)

四下社會期末考試範圍(四~六單元)

螢幕截圖

請注意:2P遊戲題庫系統使用的是FLASH格式,無法在平板電腦上使用!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天來圖庫]臺南三山國王廟

(2016年2月1日修正)
  臺南三山國王廟,創建於清雍正7年(西元 1729年),由當時知縣楊允璽、左營游擊林夢熊率領粵東諸商民建立。是臺南地區唯一一座完整保有廣東潮州風格的廟宇,坐東朝西,為三殿三進式建築。中央正殿供奉中山、明山、獨山三神。右殿是供奉韓愈的韓文公祠,左殿為供奉天后聖母的媽祖祠。後殿為會館,提供潮州地區民眾來臺之臨時居所。日治時期,西元1899年,臺灣總督府在此設置「台南師範學校」,是現在臺南大學的創校之地。後來台南師範學校遷移到赤崁樓後,廟宇荒廢並遭佔用。二戰後收歸國有,直到民國53年(西元1964年)由臺南市潮汕同鄉會管理,十年後成立廟宇管理委員會,才陸續進行整修。後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指定為二級古蹟,現為國定古蹟。
  三山國王廟一般認定是客家信仰的象徵,但在臺南地區並無明顯的客家聚落,因此臺南三山國王廟突破了族群的限制,不分閩客,只要是廣東潮州地區的移民,都成為本廟的信眾。
臺南三山國王廟正面廟埕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廟宇_台南_臺南三山國王廟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臺南三山國王廟
3.維基百科:臺南三山國王廟 
4.臺灣大百科全書:臺南三山國王廟
5.台南市三山國王廟與客家人關係研究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天來圖庫]全台吳氏大宗祠

  全台吳氏大宗祠創建於清同治7年(西元1868年),由當時臺灣巡道吳大廷向全臺吳姓宗親募資興建,但未完成。後於清光緒3年(西元1877年)由時任臺灣總兵的吳光亮,遂發動各地宗親捐款復建,於同年完成正殿一座,奉祀泰伯以下宗親神位,是當時最大的吳氏宗祠。後由吳氏宗親管理,歷經日治時期至今多次整修。於民國81年(西年1992年)指定為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全台吳氏大宗祠正堂正中供奉吳氏始祖泰伯公、仲雍公及季札公之神位及畫像,左右配祀保生大帝吳本及嘉義吳鳳牌位。
全台吳氏大宗祠正堂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祠堂_台南_全台吳氏大宗祠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全台吳氏大宗祠
3.維基百科:全臺吳姓大宗祠
4.臺灣大百科全書:全臺吳氏大宗祠
5.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古蹟瀏覽:全台吳氏大宗祠
6.全臺吳姓大宗祠官網(首頁有音樂,記得將音響關小聲)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天來圖庫]原台南測候所

  原臺南測候所是日治時期日人於臺灣地區最早創建的五個測候所(臺北、臺中、臺南、恆春及澎湖)之一。創建於西元1897年(明治30年),建築樣式為同心圓結構,以中央風力塔為圓心,旁邊為正十八邊型的磚造平房,由於中央風力塔造型特殊,所以臺南測候所又被稱為胡椒管。內有許多氣象設備,作為臺南地區氣象觀測之用。二戰後成為中央氣象局台南氣象測站,一直至民國87年(西元1998年)才因建物老舊而結束氣象觀測任務。並於同年臺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進行修護工程。後因臺南測候所為臺灣與日本兩地唯一留存的明治時期氣象觀測建築,再於民國 92年指定為國定古蹟,現作為氣象觀測設備與文物的展示館使用。
 「原台南測候所」全景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衙署_台南_原台南測候所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原台南測候所
3.維基百科:原台南測候所
4.臺灣大百科全書:原臺南測候所
5.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古蹟瀏覽:原臺南測候所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天來圖庫]原鶯料理店

  鶯料理創建於日治時期,是當時最高級的日本料理店,因為位於台南州廳(現國立臺灣文學館)附近,當時的政商名流都會到此用餐。昭和天皇在西元1923任皇太子時曾來臺巡視,在臺南時就指定鶯料理負責皇太子的餐飲,聲名更是遠播,在當時曾有「臺南地下決策中心」的稱號。二戰後收歸國有,後由臺南一中管理,但荒廢以後,建物毀壞大半。民國94年(西元2005年)曾指定為市定古蹟,但隔年又取消。民國97年因為鳳凰颱風來襲,破舊的主體建築扺擋不住颱風的襲擊而倒塌,只剩一棟二樓建物。
  臺南縣市合併為直轄市後,將鶯料理變更為廣場用地,並加以整修,於民國102年底開放,但受限於建築法規,二樓建築無樓梯可上樓參觀,十分可惜。目前「原鶯料理店」建物一樓放置日治時期文物提供參觀,並作為音樂表演之活動場地。
原鶯料理店大門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餐飲_台南_原鶯料理店
2.維基百科:鶯料理 
3.倫敦男孩(blog):台南‧生活采風:鶯料理 日治時期台南地下決策中心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天來圖庫]原臺南合同廳舍

  「原臺南合同廳舍」創建於西元1930年,一開始只有中央六層樓高塔,初名「火見樓」後改稱「望火樓」,後於西元1938年在塔的兩翼建設辦公廳舍,成為今日之樣貌。「合同廳舍」是指不同單位聯合的辦公廳舍。因此當初興建完成後,就有消防組詰所與臺南州警察會館、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共同辦公,直到今日也有消防分隊與派出所,婦幼隊共同使用。民國87年(西元1998年),由市府公告為市定古蹟。
  本建築最大的特色就是高塔,在當時普遍只有低矮建築物的狀態下,站在高塔上可以看見大部分的市區,那裡失火,消防員就可以前往該處救火,是日治時期少數存留下來的消防設施。
「原臺南合同廳舍」中正路方向建築樣貌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衙署_台南_原臺南合同廳舍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原臺南合同廳舍
3.維基百科:原臺南合同廳舍
4.臺灣大百科全書:原臺南合同廳舍
5.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古蹟瀏覽:原臺南合同廳舍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天來圖庫]原臺南州會

  原臺南州會創建於西元1935年,作為日治時期推動地方自治的象徵,當時由臺南州知事兼任州會議長,故臺南州會與臺南州廳(現國立臺灣文學館)中間有天橋相連,方便州知事往來兩邊。二戰後,長期作為臺南市議會使用,直到民國87年(西元1998年)台南市議會搬遷到五期重劃區現址為止,見證臺南市民主發展的歷史。民國93年市府指定為市定古蹟。
  原臺南州會的建築正面氣勢穩重,整體感覺不並花俏,但自有其美感。
原臺南州會(現臺南市議政史料館)正面外觀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衙署_台南_原臺南州會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原臺南州會
3.維基百科:原臺南州會
4.臺灣大百科全書:原臺南州會
5.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古蹟瀏覽:原臺南州會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線上製作QRcode網站介紹~Unitag

  這兩週參加學校辦的資訊研習,感覺很不錯,本週一晚上上課時, 講師介紹的這個製作QRcode的網站,覺得很有趣味,能夠做出與眾不同的QRcode,因此將網路的操作方式紀錄下來,以免遺忘。

Unitag網站連結:https://www.unitaglive.com/qrcode

上圖為Unitag網站製作QRCode的編輯區,主要控制的是左上、左下、右下三個區塊,右上則是QRCode的預覽區。最重要的是左邊兩個區塊。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天來圖庫]萬金聖母聖殿

  萬金聖母聖殿位於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萬興路二十四號,原稱萬金天主堂,創建於清同治8年(西元1869年),是全臺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清同治 13年(西元1874年),沈葆楨奏請皇帝支援傳教工作,皇帝頒賜「奉旨」照准,及「天主堂」聖石,由沈葆楨親送,鑲於天主堂玄關處,從此官兵路經本堂,須下馬行禮。後於民國73年(西元1874年),由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敕封本堂為『宗座聖殿』(臺灣唯二,另一個宗座聖殿為高雄玫瑰聖母聖殿),從此改稱為萬金聖母聖殿。同年由內政部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現為縣定古蹟。
萬金聖母聖殿正面全景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教堂_屏東_萬金聖母聖殿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萬金聖母聖殿
3.維基百科:萬金聖母聖殿
4.萬金聖母聖殿官網
5.臺灣大百科全書:萬金聖母聖殿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天來圖庫]可茵山可可莊園

  會知道「可茵山可可莊園」這個地點,是從噗友仲祐大師的噗文得知,本想於清明節連假時前往,但因一些因素無法前往,故於昨日(4/15)前往參觀。由於事前有聽聞「可茵山可可莊園」尚處於草創時期,可參觀的東西不多,先打了預防針,所以真正前往參觀時,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失落感。
  「可茵山可可莊園」位於屏東萬巒,距離知名的萬巒豬腳街應該不到一公里,非常近,在路旁的一條小路,穿越一小片檳榔園就可以看到「可茵山可可莊園」的招牌。進到裡面,首先是可可製作過程的介紹。然後是可可商品的販賣區、DIY體驗區,最後面是可可樹的種植區。除非有參加導覽和DIY製作體驗,否則走快一點不到十分鐘就可以逛完整個園區。果然是草創期,可看的東西並不多。
「可茵山可可莊園」大門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產業_屏東_可茵山可可莊園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天來圖庫]兌悅門

  兌悅門是目前台南市現存四座城門中,尚有道路經過,可供人車通行使用的城門。 清道光年間,臺江內海陸化,大量海埔新生地出現,成為盜﹜匪進攻府城的捷徑,為防禦盜﹜匪,於清道光16年(西元1836年),建設臺灣府城大西門的外城,並設置三座城門,架設砲台,兌悅門即是其中之一,因位於西向(兌方),故名兌悅門,又因城門基座為咾咕石,又稱為咾咕石門。日治時期大西門外城因市區改正全被拆除,獨兌悅門被保留下來。民國74年(西元1985年)指定為二級古蹟,現為國定古蹟。
兌悅門正面(位於信義街)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城樓_台南_兌悅門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兌悅門
3.維基百科:兌悅門 
4.臺灣大百科全書:兌悅門
5.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古蹟瀏覽:兌悅門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天來圖庫]接官亭與風神廟

  接官亭的興建始於清乾隆4年(西元1739年),當時有大門、官廳、風神廟,官廳做為接待往來臺灣大陸的官員之用,為三合院式的民宅建築。而風神廟則做為祭祀風神之場所,亦是全臺唯一一間主祀風神的廟宇,也是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後來清乾隆42年(西元1777年),當時臺灣知府蔣元樞,認為接官亭是臺灣進出的門戶,因此在風神廟前的碼頭上造登岸石階,立石造牌坊,即今日的接官亭石坊,石坊前額題「鯤維永奠」,後額題「鰲柱擎天」,是臺南府城牌坊中最高大的。日治時期因進行市區改正,將原有之風神廟拆除,廟中神明則改祀於官廳,規模大幅變小,即今日風神廟現址。後民國74年(西元1985年)將接官亭與風神廟指定為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接官亭石坊與其後的風神廟
風神廟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牌坊_台南_接官亭
2.個人圖庫連結:廟宇_台南_風神廟
3.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接官亭
4.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風神廟
5.維基百科:接官亭
6.維基百科:風神廟
7.臺灣大百科全書:接官亭
8.臺灣大百科全書:風神廟
9.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古蹟瀏覽:接官亭
10.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古蹟瀏覽:風神廟
11.照明大師周鍊「減法」出招 風神廟成光之廟宇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天來圖庫]大井頭

  大井頭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與永福路交會口處,創建年代不詳,傳聞三寶太監鄭和的艦隊曾在此取水(宣德年間第七次下西洋時),又一說為荷蘭人在興建普羅民遮市街與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時,開築作為取水之用。總之從明鄭時期起,大井頭就成為在地人與往來府城舟船取水的重要據點。在清朝時從大井頭到接官亭的商業活動十分興盛,府城八景中的「井亭夜市」即是指此處。日治時期因自來水的啟用而沒落,民國54年(西元1965年)因拓寬民權路,將井欄拆除,並在井口加鑄鐵蓋,變成今日之樣貌。後於民國88年指定為市定古蹟。
大井頭今日樣貌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水利_台南_大井頭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大井頭
3.維基百科:大井頭 
4.臺灣大百科全書:大井頭
5.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古蹟瀏覽:大井頭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教學記錄~數學未知數計算

  最近正在進行期中考前的複習,數學的第一單元有未知數的計算,本人利用題庫出了一題比較複雜的未知數計算,結果發現小朋友有許多出乎預期的算法,特記錄下來,做為教學上的思考與反省。原來題目如下:
哥哥有50元的硬幣8個,弟弟有10元的硬幣5個和50元的硬幣若干個,如果兄弟兩人的錢一樣多,那麼弟弟有幾個50元硬幣?用□表示弟弟50元硬幣的數量,再算算看。(本題出處為康軒題庫光碟)
 正常不使用未知數的計算方式如下:
50×8=400.........................哥哥的錢
10×5=50............弟弟10元硬幣的錢
400-50=350....弟弟50元硬幣的錢
350÷50=7......弟弟50元硬幣的個數

  由於這個題目不使用未知數計算的步驟就有四個,小朋友在思考從那一個步驟將未知數符號加入,便成為是否真正理解題目的重要歷程。以下是某位小朋友的解題步驟與正確的解題方式。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天來圖庫]大觀音亭興濟宮

  大觀音亭與興濟宮雖然分屬於佛教與道教的寺廟,但從一開始兩廟的關係就是十分密切,從興建的年代、共同使用同一個官廳接待參拜官員、現在還有共同的管理委員會,可見兩廟的關連性。這在臺灣的廟宇也不多見,是十分特殊的例子。
  大觀音亭主祀觀世音菩薩,創建於明永曆32年(西元1678年),是臺南地區最早專祀觀世音菩薩的廟宇。由於清領時期軍隊駐札於附近,經常會有官兵前來參拜,香火不斷,再加上清同治年間,因開山撫番政策,大量官兵進入山區而染上疾病,前來祈求觀世音菩薩保,使得香火更是日益興盛。後於民國74年指定為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興濟宮又稱「大道公廟」,主祀保生大帝,創建於明永曆33年(西元1679年),同樣也是是臺南地區第一間祭拜保生大帝的廟宇。由保生大帝為醫神,當百姓或官兵生病時,常會來廟向保生大帝祈求藥籤治病,香火鼎盛。而在清同治年間,同樣也因開山撫番政策,大量官兵染上疾病前來祈求保生大帝醫病,使得香火更是興盛。後於民國74年指定為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大觀音亭與興濟宮的建築格局都是三進式建築,但興濟宮的屋頂裝飾較為華麗,而大觀音亭的屋頂裝飾較為樸素些。由於兩廟的歷史都十分悠久,又曾是清朝官方祭祀的廟宇,因此廟中有不少古物與牌匾(也有最近兩位前後任名聲不太好總統的匾額),其中最有名的當是清朝水師提督王得祿的對聯(大觀音亭)與牌匾(興濟宮)了。而廟門的門神彩繪是由已故民俗彩繪宗師陳壽彝所繪製,使用金線描繪輪廓,線條突出獨特。
大觀音亭與興濟宮匹鄰而居
大觀音亭正門
興濟宮正門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廟宇_台南_興濟宮
2.個人圖庫連結:廟宇_台南_大觀音亭
3.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台南興濟宮
4.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大觀音亭
5.維基百科:大觀音亭興濟宮
6.臺灣大百科全書:台南興濟宮
7.臺灣大百科全書:大觀音亭
8.鎮北坊文化園區_臺南市國民中小學校外教學資整合學習路線:興濟宮
9.鎮北坊文化園區_臺南市國民中小學校外教學資整合學習路線:大觀音亭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天來圖庫]原臺南武德殿(台南市忠義國小禮堂)

  日本人重視武士道精神,因此日治時期,在臺灣各地大量興建武德殿以弘揚武德,推廣劍道活動,「原臺南武德殿」就是其中之一。「原臺南武德殿」現址創建於西元1936年,建築樣式屬日本傳統的社殿建築樣貌,但建築材料則為新式材料(鋼筋混凝土、洗石子等),氣勢宏偉。二戰後成為忠義國小的禮堂迄今,民國87年(西元1998年)指定為市定古蹟。  
原臺南武德殿(今台南市忠義國小禮堂)全景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日式建築_台南_原臺南武德殿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原臺南武德殿
3.維基百科:原臺南武德殿 
4.臺灣大百科全書:原臺南武德殿 
5.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古蹟瀏覽:原臺南武德殿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天來圖庫]臺南鄭氏家廟

  「臺南鄭氏家廟」創建於明永曆 17年(西元1663年),是鄭經祭祀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專祠,曾因清朝內遷鄭氏家族而荒廢,後於乾隆年間重建,改稱鄭氏大宗祠,經多次整修而成今日之樣貌,現稱為「鄭成功祖廟」,由鄭氏宗親管理。臺南市政府於民國 74年公告為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臺南鄭氏家廟」為三開間三進式的建築,由於是宗祠,所以建築上並沒有華麗的裝飾或彩繪,但有肅穆的氣息。正門口「鄭成功祖廟」與「昭格堂」牌匾,張顯鄭成功的歷史定位。第二進有鄭成功塑像(原置於延平郡王祠,台南匠師蔡心於民國36年所製)及鄭氏祖先聖賢之牌位。另有「三圭世錫」、「揆咨岳佐」等乾隆年間牌匾。第三進目前由鄭氏宗親所使用。
臺南鄭氏家廟全景
相關連結:
1.個人圖庫連結:祠堂_台南_臺南鄭氏家廟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_文化資產個案導覽_臺南鄭氏家廟
3.維基百科:鄭成功祖廟 
4.臺灣大百科全書:臺南鄭氏家廟
5.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古蹟瀏覽:鄭氏家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