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21)到福安國小參加「旗山區國小師輔導知能研習」的進階班,主講的講師是高師大輔諮所的卓紋君教授,對卓教授的第一印象是認真、實事求是。今天主講的講題是「兒童的失落與悲傷輔導」,主要環繞在親人死亡對兒童所造成的失落與悲傷。一開始先以高雄市鼎金國小梅嶺大車禍事件為導引,介紹兒童對於親人或周遭人物的死亡事件所造成的影響症狀。
主要講解內容整理如下:
*危機事件(包括喪親、父母離婚、天災、意外、受虐…)
→產生失落與哀傷(主要失落與附帶的失落)
①→哀傷沒有處理→產生創傷→形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及複雜的哀傷
②→哀傷有處理→哀傷反應的漸漸消除
*一般的悲傷反應
☆在感覺(情緒):悲哀、憤怒、挫折感、愧疚感、自責、焦慮、孤獨感、疲倦(冷漠)、無助感、驚嚇、渴念、解脫感、放鬆、麻木。
☆生理感官知覺:胃部空虛、胸悶、喉嚨發緊、呼吸急促、肌肉無力、乏精力(無精打采)、口乾
☆認知:無法相信、困惑、沈迷於思念、感到逝者仍存在、幻覺(視、聽)
☆行為表現:失眠、飲食失常、心不在焉、社會退縮、作夢、逃避(不提此事/人)、尋覓渴望、嘆氣、坐立不安、哭泣、緬懷舊物(地)
*兒童特有的悲傷反應:
1.時間上,悲傷反應較成人久,是漸進式的(隨年齡成長而漸漸理解死亡的意義)。
2.在喪慟期特別需要成人的穩定照顧(例如希望父親能完整代替母親照顧兒童或尋找新的依附對象)。
3.因認知上的限制,對死亡的意義較不了解。
4.常使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來緩解或獲得慰藉,或以否認和幻想調適失落。
5.兒童可以既感到悲傷,同時也能夠遊戲(因兒童的專注力不足,跳躍式思考模式)。
6.兒童期的失落常常會影響其自我認同(因喪親而認為自己不正常,缺乏自尊)。
7.悲傷和哀傷的過程常跟照顧者自己如何面對失落(死亡)有密切關係(當照顧者本身無法面對失落時,兒童亦將缺少渡過悲傷期的支持力量)。
*影響孩子對死亡看法與反應的因素
1.那個人是怎麼死的?(生病、車禍、爭鬥、愛滋病等,因不同的死因會有不同的反應)
2.孩子和死者的關係?(親密vs疏遠)
3.孩子是如何學習到死亡的?
4.死亡事件發生前的家庭關係和家庭中的活力?(圓滿的家庭vs關係緊繃的家庭)
5.死亡事件後的家庭結構變化為何?(親人的介入支持、父母改嫁娶、依附對相的改變)
6.家庭舉行儀式(守靈、葬禮和入土)期間,孩子的需求是什麼?是否有得到滿足?
*高危險之失落兒童的篩選
1.持續心情低落、鬱鬱寡歡
2.感到不公平,容易生氣,易與他人敵對
3.學習或生活過份正常且沒有任何反應,一直不認為有親人死亡
4.與3相反者(家庭系統功能不佳)
5.持續的焦慮,無法放鬆,明顯缺乏安全感
6.社交退縮或不跟同學朋友往來
7.陳述自己會反覆做惡夢,腦袋出現死者的影像或事發的情景
8.偏差行為持續出現,且愈來愈嚴重
*面對哀傷之兒童的態度
1.接納而不視其反應為理所當然(不要以自己的想像合理化兒童的反應)
2.關心而不緊迫盯人地挖掘。(從旁觀察揣摩兒童行為之含義或透過兒童圖畫來理解兒童心理)
3.等待而不消極被動
4.包容而不是縱容偏袒(不可因兒童的哀傷或畏懼而允許其放棄一些理應完成的工作,如上學等)
5.打氣而不是要求期待(提供兒童精神上的支持,但並非將自己的期待強加在兒童上)
6.清楚並覺察自己個人對死亡的經驗以及對生命所抱的價值觀(一味逃避的行為只會延宕自己或家人悲傷反應的解除,或是更加重心裡創傷)(要輔導別人的失落反應之前,要先消除自己內心的失落悲傷)
*喪親兒童的輔導
(一)把握階段性的目標
1.預防時期:了解死亡與自我保護(生命教育的重點)
2.急性期:哀悼失落(悲傷輔導的介入)
3.復原後期:
(1)接受失落的事實並且建構失落的意義
(2)投注於新的依附關係
(3)形成新的個人認同
(4)重回發展階段的任務
(二)悲傷輔導的介入方法
1.繪本或故事的使用(ex:爺爺沒有穿西裝)
2.影片欣賞與心得分享(ex:超級大奶媽)
3.藝術及遊戲媒材的運用
4.主題團體諮商
5.班級活動
(三)相關資源的引入
1.家長或照顧者的懇談
2.同儕的關懷與支持
3.學校各處室的連結資源
4.社區鄰里的守望相助
5.社會福利資源的信紹與申請
6.心理醫療的協助(轉介)
一般哀傷反應的完全解除大約需要兩年的時間,當兒童喪親之後的兩年時間裡,身為師長就必須多注意兒童是否有特殊的行為出現。我們如果能幫助喪親兒童渡過這段失落期,也就是成功幫兒童建構一個美好的、沒有陰影的光明未來。今天的研習活動讓我學到了許多,能夠參加研習活動,對自己還是有很大的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竭誠歡迎迴響,但:
一、請針對主題;
二、請保持網路禮節;
三、請勿讓人感覺像是 Spam;
四、請注意:匿名回應可能會被刪除。回應時至少請選擇「名稱/網址」身份,只需填寫名稱即可(網址留白無妨)。感謝。